作为女生,我常听姐妹们在深夜聊天时提起这个话题。其实每次聊到这些,我都能感受到大家藏在玩笑话里的迷茫和试探——我们好像总在寻找某种标准答案,来确认自己的选择“正不正常”。
先说我的观察吧。身边确实有姑娘尝试过多人运动,但每个人的故事都像不同口味的奶茶,有的甜得发腻,有的苦后回甘。小A以前爱泡夜店,她说第一次答应多人运动纯粹是酒后的猎奇,结果发现那种被关注的感觉让她暂时忘了单亲家庭的孤独。可三个月后她突然断了所有联系,后来才告诉我:“被当成‘玩具’的新鲜感褪去后,心里反而更空了。”约会女友主动给?直接问!!
也有像学姐L那样的存在。她是性少数群体权益志愿者,把多人运动视为打破传统亲密关系范式的实践。有次读书会上她说:“我不是上瘾,是在寻找传统婚恋模式之外的联结可能。”去年她结婚了,现在和伴侣保持着开放式关系,看起来比我们都从容。
关于“为钱”的猜测,我反而觉得更像是外界的刻板印象。真认识的那些姑娘,更多是在填补比金钱更隐秘的缺口。室友C曾坦白,她在交换伴侣派对中获得的掌控感,恰好补偿了职场中被男上司压制的屈辱。不过她现在戒了,笑着说:“真正的力量不该来自床笫之间。”
说到会不会“上瘾”,我倒觉得更像在问“蹦极会不会上瘾”。有人跳一次就够,有人定期需要肾上腺素,但大多数人经历过就会把刺激感妥帖收进记忆盒子。心理咨询师说过个有趣的比喻:大脑对新鲜刺激的追逐就像小孩追泡泡,泡泡破灭时的失落反而让人成长。
那些最终回归传统关系的姐妹,未必是厌倦了刺激,更像是明白了自己想要怎样的温度。就像尝遍网红奶茶的人,有天突然想念妈妈煮的红糖水——不是哪种更好喝,是身体记住了被珍惜的滋味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,上周同学聚会时,曾经最离经叛道的Tina抱着宝宝出现。她摸着婚戒说:“现在的安定不是妥协,是终于能区分快感和幸福。”午后的阳光照在她手腕的纹身上,那串代表自由的拉丁文依旧清晰如新。